在上海进行亲子鉴定时,样本的正确采集与保存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不同类型样本(血液、口腔拭子、毛发)的采集方法和保存要求存在差异,以下是详细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:
一、常见样本采集方法(以个人隐私鉴定为例,司法鉴定需现场由机构人员采集)
1. 血液样本(成人 / 儿童通用,准确率最高)
适用人群:所有年龄段,尤其适合配合度高的成人或婴幼儿(需家长协助)。
采集工具:正规机构提供的 EDTA 抗凝管(紫色帽)、一次性采血针、酒精棉片、无菌纱布。
采集步骤:
① 清洁:用酒精棉片擦拭采血部位(成人通常为无名指指尖,婴幼儿为足跟或指尖),待酒精挥发后采血;
② 采血:用一次性采血针轻刺皮肤,让血液自然滴入抗凝管中,至管内血液达到 2-3ml(约占管体 1/3),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;
③ 保存:盖紧抗凝管盖子,轻轻颠倒 5-8 次(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,防止凝固),无需冷藏,室温(15-25℃)下可保存 7 天,避免阳光直射和剧烈摇晃。
2. 口腔拭子样本(最便捷,适合所有人群,尤其儿童 / 老人)
适用人群:不适合采血(如晕血、怕痛)、或样本易获取的场景(如异地采集)。
采集工具:正规机构提供的无菌口腔拭子(带塑料柄)、干燥无菌信封(标注姓名和采集日期)。
采集步骤:
① 准备:采集前 30 分钟内,避免进食、饮水、吸烟、刷牙,防止样本污染;
② 擦拭:手持拭子柄(避免触碰拭子头部),将拭子头部伸入口腔内侧颊黏膜(脸颊内侧),轻轻旋转擦拭 20-30 次(确保拭子头部沾满口腔黏膜细胞),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;
③ 干燥:将擦拭后的拭子放入无菌信封中,自然晾干(约 1-2 小时),禁止暴晒、烘烤或用吹风机吹干(高温会破坏 DNA);
④ 保存:晾干后密封信封,室温(15-25℃)保存,避免潮湿环境(如浴室、冰箱冷藏室),可保存 15 天以上。
3. 毛发样本(适合成人,需注意 “带毛囊” 要求)
适用人群:配合度高的成人,不适合婴幼儿(毛发细软、毛囊易脱落)。
采集工具:干净无油的镊子、干燥无菌信封(标注姓名)。
采集步骤:
① 选毛发:选择头顶或耳后健康的毛发(避免白发、染过的头发,优先黑色毛发),需确保毛发根部带有白色毛囊(约 1-2mm 长,类似小颗粒),无毛囊的毛发无法检测;
② 采集方式:用镊子夹住毛发根部,轻轻拔出(避免用力拉扯导致毛囊脱落),每次采集 5-10 根(确保有足够 DNA 量);
③ 保存:将带毛囊的毛发放入无菌信封,自然晾干(无需清洗),密封后室温保存,避免潮湿和污染,可保存 1 个月左右。
二、样本保存核心注意事项(通用规则)
- 避免污染:采集时务必戴一次性手套(机构通常会提供),禁止用手直接触碰样本(如血液、拭子头部、毛囊),防止皮肤细胞混入导致结果偏差;样本容器(抗凝管、信封)需保持干燥、无菌,不可重复使用,避免接触灰尘、汗液、油脂等。
- 控制温度与湿度:所有样本均需在室温(15-25℃)、干燥环境下保存,避免阳光直射、高温(如靠近暖气、灶台)或潮湿(如冰箱冷藏室、卫生间);若需长途运输(如异地寄送至上海机构),可将样本放入密封袋,再放入泡沫盒(可放 1-2 个冰袋,避免样本直接接触冰袋导致冻伤),运输时间建议不超过 72 小时。
- 清晰标注:每个样本容器上需用圆珠笔(避免用钢笔、马克笔,防止墨水渗透污染)标注 “姓名 + 样本类型 + 采集日期”(如 “张三 - 口腔拭子 - 2024.XX.XX”),避免不同人样本混淆。
- 特殊情况处理:若样本不慎受潮(如口腔拭子未晾干),需立即更换新拭子重新采集,受潮样本会导致 DNA 降解,检测失败;毛发样本若发现毛囊脱落,需重新采集,无毛囊毛发无法提取有效 DNA。
三、上海机构特殊提醒(避免操作失误)
- 司法亲子鉴定:需本人携带有效证件(身份证、户口本、出生证明等)到机构现场,由工作人员亲自采集样本(通常为血液或口腔拭子),全程拍照、录视频存档,个人不可自行采集,否则样本无效;
- 特殊样本(如指甲、烟头、牙刷):采集和保存要求更严格(如指甲需剪取带甲床的部分,烟头需避免触碰烟蒂过滤嘴),建议提前联系上海正规机构(如具备《司法鉴定许可证》的机构),获取专属采集指南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检测失败。
通过正确采集和保存样本,可最大程度保障亲子鉴定结果的准确性,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时间和经济成本的浪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