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进行亲子鉴定自己采样时,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并避免常见误区:
注意事项
- 采样前准备:选择正规的亲子鉴定机构,可通过当地司法局官网查询机构资质。提前咨询机构,了解样本采集的具体要求和方法,获取采样工具包,如无菌棉签、采血针、专用滤纸、信封等。
- 避免样本污染:采样前要清洁双手,必要时佩戴手套。不同人的样本要分开采集和包装,避免交叉污染。例如,采集完一个人的口腔拭子后,要更换手套或洗手后再采集下一个人的样本。
- 确保样本质量:按照机构的指导要求,采集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样本。例如,口腔拭子要在口腔内侧壁旋转擦拭足够次数,头发要拔取带有清晰白色毛囊的,烟头要收集近期内未被污染的等。
- 做好样本标识:每个样本都要清晰标注身份信息,如 “父亲”“孩子” 以及采集日期等,避免混淆。
- 及时提交样本:样本采集后要尽快提交给鉴定机构,一般建议在 24-48 小时内送检,特殊样本如烟头、牙刷等需更短时间内送检。如果不能及时送检,要按照机构的要求进行保存,如常温保存或冷藏保存。

常见误区
- 头发样本误区:认为剪下来的头发或自然脱落的头发可以用于鉴定。实际上,只有拔取的带有白色毛囊的头发才有效,剪下来的头发没有毛囊,无法提取 DNA。
- 口腔拭子样本误区:采集前不注意饮食禁忌,如采集前 30 分钟内进食、饮水、吸烟、嚼口香糖等,会影响口腔黏膜细胞的提取。另外,用手直接触碰棉签头部,或者没有将棉签充分晾干就密封,也会导致样本污染或霉变。
- 烟头样本误区:收集过期的烟头,超过 48 小时后,唾液中的 DNA 会降解,影响检测结果。或者采集被雨水冲刷、暴晒或沾有油污的烟头,以及用手触碰过滤嘴部分,都会导致样本无效。
- 牙刷样本误区:使用时间过短的牙刷,细胞量不足,无法准确提取 DNA。或者在采集前清洗牙刷,会去除口腔细胞,使样本失去检测价值。
- 指甲样本误区:只剪取指甲前端的透明部分,没有带甲床,或者指甲数量不足,都可能导致 DNA 提取失败。


